肤不生毛、 肤使、 肤俗、 肤公、 肤凑、 肤功、 肤受、 肤受之愬、 肤受之言、 肤受之詖、 肤受之诉、 肤合、 肤如凝脂、 肤学、 肤孱、 肤寸、 肤寸而合、 肤庸、 肤廓、 肤引、 肤挠、 肤挫、 肤敏、 肤末、 肤末支离、 肤札、 肤果、 肤泛、 肤泛不切、 肤浅、 肤浸、 肤理、 肤琐、 肤皮潦草、 肤知、 肤立、 肤粟股栗、 肤缪、 肤脆、 肤腠、 肤腴、 肤色、 肤见、 肤见謭识、 肤见谫识、 肤觉、 肤言、 肤詖、 肤诉、 肤词、 肤语、 肤躁、 肤辞、 肤郭、 肤阔、 肤陋、 肤革
克奏肤功、 凶喘肤汗、 切肤(qiè-)、 切肤之痛、 剔肤见骨、 剥肤之痛、 剥肤及髓、 剥肤椎髓、 剥肤锤髓、 剥肤锥髓、 地肤子、 山肤水豢、 末学肤受、 柔肤弱体、 椎肤剥体、 椎肤剥髓、 润肤膏、 炙肤皲足、 皮肤之见、 皮肤病、 趋肤效应、 铭肤镂骨、 附肤落毛、 陈言肤词、 鸡肤鹤发
专肤、 丰肤、 伦肤、 体无完肤、 体肤、 克肤、 冗肤、 冰肌雪肤、 冰肤、 凝肤、 切肤、 剥床以肤、 剥床及肤、 剥肤、 发肤、 噬肤、 地肤、 堕指裂肤、 完肤、 寒肤、 山肤、 平胁曼肤、 慢肤、 擢筋剥肤、 无完肤、 木肤、 树肤、 汗流浃肤、 浃髓沦肤、 玉肤、 皮肤、 硕肤、 竹肤、 肌无完肤、 肌肤、 花肤、 裂肤、 裸肤、 赪肤、 趙肤、 身体发肤、 身无完肤、 都肤、 镂肤、 险肤、 青肤、 鸡肤、 鹤骨鸡肤、 麋肤
肤拼音 fū 肤部首 月 肤笔画 8 注音 ㄈㄨ 繁体字 膚 部首笔画 4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撇折横横横横撇捺 肤的意思、基本信息 肤五笔86:EFWY 肤五笔98:EGY 五行:水 UniCode:U+80A4 四角号码:75280 仓颉:BQO GBK编码:B7F4 规范汉字:1180 肤的解释● 肤
(膚)
fū ㄈㄨˉ
◎ 肉体表面的皮:皮肤。肌肤。切肤之痛。体无完肤。
◎ 表面的,浅薄的:肤浅。肤泛。
◎ 大:“薄伐猃狁,以奏肤公”(“肤公”即“大功”)。
英文翻译
◎ 肤
skin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肤
膚 fū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盧省声。本义:人的皮肤)
(2) 同本义 [skin]
肤受之愬。——《论语·颜渊》
衣不暖肤。——《商君书·算地》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3) 又如:肌肤(肌肉皮肤);肤革(皮肤的表皮和真皮;外面,表面);肤不生毛(皮肤上长满了厚茧而长不出毛)
(4) 树木、果实的表皮 [bark;skin]。如:肤部(表皮);肤果(可连皮吃的果实)
(5) 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 [sth.resembling skin]
纸光洁如玉,肤如卵膜。——宋· 陈师道《后山谈丛》
(6) 又如:草皮;纸张
(7) 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 [sacrificial meat]
麋肤,鱼醢。——《礼记》。郑玄注:“肤,切肉也。”
(8) 古代长度单位,一指为寸,四指为肤 [measure unit of length]。如:肤寸(古长度单位。一指宽为寸,四指宽为肤)
(9) 较短的距离 [short distance]。如:肤寸之地无得
(10) 外表 [appearance]
而短小精悍者,游侠之徒也。人何足以知之?此皆其肤也。——宋· 苏轼《王定国真赞》
(11) 通“簠”( fǔ)。古祭祀燕享,以盛稻粱的器皿 [a square grain receptacle]
剥床以肤,凶。——《易·剥卦》
词性变化
◎ 肤
膚 fū
〈词性:形〉
(1) 浅薄 [superficial]
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汉· 张衡《东京赋》
(2) 又如:肤见(浅陋的见解);肤学(浅学,所学浅陋);肤俗(肤浅庸俗);肤庸(浅薄平庸);肤语(肤辞,肤浅空泛的言语)
(3) 大 [big]
薄伐猃狁,以奏肤公。——《诗·小雅·六月》
(4) 又如:肤功(大功)
(5) 肥美,美 [beautiful]
公孙硕肤。——《诗·豳风·狼跋》
(6) 又如:肤美(优美敏捷);肤敏(德行美好,行事敏捷)
[①][fū]
[《廣韻》甫無切,平虞,非。]
“肤1”的繁体字。亦作“肤1”。“扶2”的被通假字。
(1)人或动物体表的一层组织,即皮肤。有时亦包括肌肉。
(2)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
(3)树木、果实的表皮或表皮下的组织。
(4)指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如草皮、纸张等。
(5)外表。
(6)浅薄。
(7)美。
(8)大。参见“膚公”。
(9)通“扶”。古长度单位。四指宽为一肤。
音韵参考
[上古音]:鱼部帮母,piua
[广 韵]:甫無切,上平10虞,fū,遇合三平虞幫
[平水韵]:上平七虞
[粤 语]:fu1
[闽南语]:hu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